期刊导读

对北方农村冬季自来水供水设施管护的思考

来源:北方文物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年02月22日 09:38:59

根据《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是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其水源工程、泵站工程、电力设备、高位水池、供水干支管(以供水干支管道与村级管网“T”接点为界)的所有配水工程,产权隶属国家所有,由供水管理单位依照相关规定依法管理,因管理不善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供水管理单位承担。村级管网(以村级供水管道与入户工程“T”接点为界)产权归村级集体所有,由村管小组负责运行维护管理,如出现管道“跑、冒、滴、漏”等现象,村管小组应及时组织群众投劳,供水管理单位提供维修材料和技术服务,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所有损失由村集体承担。入户工程(以巷道支管“T”接点到用水户的水龙头)产权属用水户所有,由用水户自行管理,管理及维修费用由用水户自行承担,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所有损失由用水户承担。

北方冬季由于天气寒冷,自来水供水设施冻结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安装在室外的水表和管道在极端低温(-1℃)气候条件下,较易产生局部冻结,造成冻胀破损,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为进一步提高供水保证率和群众满意度,解决好冬季自来水管护问题迫在眉睫。

1 落实管护责任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水为先”的工作要求,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责任落实到供水管理单位、乡(镇)、村组、用水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作配合,切实解决供水设施防护管护意识淡薄和部分区域普遍存在冬季冻管和供水保障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

1.1 输配水工程由供水管理单位负责

全力保障主体输配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并为村组、用水户提供技术服务,各乡(镇)要切实履行监督和协助工作。一是不得随意停水。因特殊情况确需停止供水时,会同乡(镇)、村管理小组向用水户通知,说明情况并及时抢修。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对饮水工程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养护,确保各类设施能正常供水,特别是除自来水外别无水源的地区,要强化供水设施的日常巡查管护力度。三是根据工作实际,组建供水抢修保障队伍,明确供水抢修维修职责,做到“人力、物力、机械”三到位,对管护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保证群众正常生活用水。四是健全并完善供水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发生供水突发性事件时,及时启动供水安全运行应急预案,积极响应。

1.2 村级管网由受益村组负责

健全并完善村管小组,全面负责村级管网维护、维修和管理,督促用水户按期缴纳水费,保证本村供水工程正常安全运行。乡(镇)协助供水管理单位做好饮水安全工程受益村组的各项协调工作及群众纠纷处理,督促受益村、组及用水户对村级管网进行维护管理。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对村级管网、检查井及其附属物进行巡查、检修和维护,无法排除的故障和隐患要及时和供水管理单位联系,组织群众投劳,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摸清村内农户信息,健全并完善饮水安全村级资料,全力配合供水管理单位对受益区范围内的用水户逐村、逐户登记造册建卡,便于统一管理和有计划供水。三是会同乡(镇)、供水管理单位做好农村饮水安全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指导,提升群众管护意识和满意度,切实做好冬季冻管预防措施,保障群众冬季供水。四是做好村内设施和群众入户设施问题排查,对家中只有老人等特殊情况,致使自来水防护能力不足、自来水管护意识不高,导致冬季水表井和户内供水设施防冻防护措施不到位、有供水设施的屋内不采取保温措施和长时间外出不用水等情况,要详细登记造册,对群众冬季正常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安全隐患的,及时会同供水管理单位通过增设冬季集中取水点等措施提升冬季供水保障水平。五是做好村内集中供水点、引泉等设施的维修管护工作。六是对长期在外的农户要帮助关闭入户井内阀门,并通过排水阀排空入户设施内自来水,以防用水户因入户设施故障造成房屋等经济损失。七是对村内的老弱病残家庭要做好供水保障工作。

1.3 入户设施由用水户负责

对入户工程自行管理,切实做好维修和管护。一是采取在供水设施上覆盖保温材料(电热保温带、电热毯、破棉絮、草垫等)、在夜晚或者长时间不用水的时间关闭总阀排空管道以及在有供水设施的屋内生火等措施,防止供水设施冻结现象发生。二是在供水设施发生冻结后,及时采取毛巾热敷、浇温水和使用电吹风(PPR 管道)等措施,进行供水设施消融,防止冻结现象延伸到主支管道,造成村内大面积停水。三是在长期外出时,做好入户水表井、入户管道、水表等入户设施防护,并向村管小组和供水管理单位进行报备。

上一篇:北方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北方湖库沉积物重金属区域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Copyright © 2021 《北方文物》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